菜单
首页 > 教育局主站 > 信息公开 > 专题活动 > 深教40年 > 相关新闻

高校建设的新“深圳速度”

时间 : 2020-11-03 14:35 来源 : 深圳市教育局

10月23日,深圳大学校史馆开馆,生动展现这所特区大学37年成长足迹。

  从校园望去,直插云霄的腾讯滨海大厦格外显眼。“马化腾在跑步的时候一定不会料到,20多年后,能有机会在校园北面建一座39层高的腾讯大厦,从位于顶层的办公室可以日日俯瞰校园,追忆已经逝去的青春。”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腾讯传》中如此写道。

  一个高校与一个企业的创新传奇,是深圳这座城市向创新跃升、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动注脚。

  30多年前,“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创造了发展奇迹,成为特区精神的象征;近十年来,深圳大手笔新建8所高校,同时还在规划筹建多所大学,创造了人才与科研领域的“新深圳速度”,成为特区发展动力源。

  “在深圳有更多好大学可以就读,成为实在的民生福祉,而高校集群效应的逐步显现,也让人们对深圳的未来充满憧憬。”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说。

01.jpg

10月23日,深圳大学校史馆开馆

  大学建设背后的特区雄心:“深圳的发展等不及了”

  10月20日,作为“深圳高校家族”新成员,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官宣”学校预计年内动工建设。而在其位于光明区选址地不远处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今年8月刚刚启用。

  “深圳的高等教育,这些年经历了巨大的发展。”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张祥云感慨地说,1995年他来深圳工作时,只有深大和深职院两所高校,而如今很多区域都有高校落户,“想要搞清楚深圳高校情况,你得跨越南山、龙岗、坪山、光明好几个区。”

02.jpg

深圳大学

  深圳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张祥云有深刻的感知。“1983年深圳创办深大时,拿出了当年全市财政一半的收入建设,而且创办当年就借址开学。那时特区刚创办不久,太需要人才了。”张祥云说,无论是深大的创办,还是此后几轮办大学“热”,指向的都是以高校补齐城市短板,加速深圳经济社会发展。

  张祥云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深圳提出将高科技产业打造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而彼时深圳“少得可怜”的高校资源不足给予支撑,为解“燃眉之急”,深圳在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园、举办高交会外,还引入国内几十所重点大学创办虚拟大学园,“给他们在产业园不远处专门弄了办公场地,就是希望将研究成果能和深圳高科技产业快速对接。”

  21世纪初深圳关于建大学的争论,张祥云至今仍印象深刻。科技、经济的发展,倒逼深圳要有一流的高等教育。2002年,在距离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约10公里外的西丽,深圳开建大学城,并引进清华、北大、哈工大,探索异地办研究生院,“很多人有反对意见,最大的疑问就是‘深圳想招啥样的人才招不到’‘为啥拿纳税人钱给别人花’,这样的争论持续了好多年。”

  但参与该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的张祥云明白,深圳之所以建大学城,是因为“发展实在等不及了。”彼时,国家对本科院校及硕士、博士点的设置有套严格标准和逐步发展程序,“据此制度,从创办一所大学到拿到博士点,需要约25年。没有博士点,会制约高水平人才培养及科研产出。深圳的发展怎么等得及,所以‘曲线’解决上述难题。”

03.jpg

2020年10月17日航拍下的深圳大学城

  随着深圳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期,人们逐渐意识到,创新最根本的要素就是技术和人才,大学则是核心源泉。相比国内同等经济水平城市,这是深圳的痛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记得,2014年他从国外大学来到深圳后,上门找他解决技术难题的企业蜂拥而至,有次去华为合作,对方一下子拿出来16个意向项目,“企业对前沿技术需求太迫切了”。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弯道超车”,近10年来,深圳大手笔推进高校建设,通过独立开办、引进国内外名校合作办学等方式,新建了一批高水平大学。目前深圳已开办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11.32万人。

  “现在再也没有人说深圳是高等教育差的地方。在学术界,很多人公开发表文章,肯定深圳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张祥云感慨地说,深圳高校办学水平也得到迅速提升,“比如多数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这几年都‘水涨船高’,再比如南科大建校6年就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些都很不容易。”

  对接全球的人才引力场:“干事创业去,一切都是全新的”

  南科大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邓巍巍还记得四年前的那一幕。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发射成功,看到同学在指挥大厅发的朋友圈,在大洋彼岸的邓巍巍在羡慕“点赞”的同时,陷入思考:“如果回祖国发展呢?”

  从清华硕士毕业后赴海外读博,之后艰辛拿到终身教职。过上优渥生活的他,心里却缺了点成就感。 2016年,南科大邀请邓巍巍来作学术报告。学校的勃勃生机让他感受到了书本里读到的“深圳速度”,“一切都是全新的,是可以来干事创业的地方。”

  2017年,辞掉海外知名大学终身教职后,邓巍巍加入南科大。他主持成功申请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并与同事成功申请下力学博士、硕士授权点,打造出学科的规章制度、培养方案等。虽然每天很忙,但他很有成就感,“这样的经历一生一次,回国去老牌名校也没这机会。”

04.jpg

邓巍巍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植根中国大地,作为先驱和拓荒者,去见证一所大学、一项事业的诞生与成长,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在参与书写和创造历史。这样一种成就感,应该是在任何其他国家都难以体会和经历的,也是吸引当代海外学人归去来兮的内驱力。”在邓巍巍创作的记录他海归历程的书中,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作序时这样写道。

  在南科大,教学科研序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经历。

  伴随着大学建设快马加鞭,一个对接全球的人才“引力场”在深圳开启。深圳近些年新建的多数高校,教师队伍都有着相似背景。在海外人才回流潮中,依据制度等优势,迅速聚集一批优秀师资团队,成为深圳高校实力提升的一大主因。

  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聘用机制,如今已在深大、港中大(深圳)等诸多深圳高校实施。高校也成为引才“磁盘”,吸引一批高水平专家学者聚拢深圳,助力深圳创新发展。仅从深圳高校全职两院院士这一指标来看,深圳就从2010年的4人增至目前超过30人,力度可见一斑。

05.jpg

2020年10月19日航拍下的深圳国际大学园

  面向未来的创新生态:“让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城市深度互动”

  “不夸张地说,深圳每一座大楼里都有我们的学生。”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经常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06.jpg

7月6日,深圳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李清泉与毕业生拥抱

  深大为特区发展培养了近30万人才,最广为人知的便是马化腾和他的团队。1989年,马化腾考入深大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专业。而腾讯创始人许晨晔、张志东、陈一丹也都毕业于深大,四人曾在2018年深大建校35周年时,联合向母校捐赠3.5亿元,发起成立深大人才基金。

07.jpg

马化腾

  2012年,47岁的李清泉从武汉大学南下,接棒深大校长。他坦陈“压力巨大”,“这八年深圳高等教育迎来大发展,新兴的大学在白纸上画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力都很强劲。”面对“群雄环伺”,深大先后经历200余项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竞争激烈时,恰恰是深大发展快的阶段。”李清泉说。

  从特区高校“独子”成为“长子”,深大如何才能与这座城市深度互动,是李清泉时常思考的问题。环顾深大周边,他期望未来能逐步形成一个以深大师生、校友为主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为此深大出台一系列措施,希望培养的毕业生中能涌现出各行业特别是高科技领域领军人物,同时在全市10个区分设13个科研孵化平台,筹建若干前沿性战略性大学科平台。08.jpg

深圳大学2019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活动日,李清泉向来宾介绍深大最新的发展历程和填报志愿的建议

  “当我们稳居全球高校前200名,达到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门槛,综合实力就能和深圳城市地位更匹配。”李清泉说。包括深大在内的多所深圳高校已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发起冲击。

  深圳已启建的11个诺奖实验室,9个都由深圳高校牵头。而深圳建设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过程中,被寄予厚望的两大创新“引擎”都与高校密不可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里高校云集,高水平科研机构、平台“扎堆”。

 09.jpg

由南方科技大学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合作建立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

  面向创新的新需求,新“深圳速度”正在高校建设的热潮中上演。深圳提出,争取到2025年,高校达到20所左右,力争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学科达到30个以上。目前深圳已启动筹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海洋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音乐学院、深圳师范大学等新高校。据测算,“十三五”期间深圳高等教育投入将超过650亿元。

  “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在竞争中成长。”李清泉感慨,随着高校数量的增长,深圳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未来必将与城市产生良性的深度互动,形成“聚变”反应。


内容来源:南方+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