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教育局主站 > 信息公开 > 专题活动 > 让教育点亮希望 > 帮扶动向

宝安赴都安县高岭镇支教教师高春艳——给对口扶贫地区教育带去“一池春水”

时间 : 2020-05-13 09:47 来源 : 读特App

  “很感谢老师们带我一起去扶贫。这就是2020年的第一天,这一天的关键词是:扶贫。”这是宝安支教老师高春艳在今年开年时写下的一段话,并发布了在她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上。

  拥有20多年教龄的她在去年8月30日受宝安区政府、区教育局委派,远赴位于大山深处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中心小学支教。在支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凭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乡教育的提升,带去了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受到当地教育局的高度赞赏,被称为当地教育的“一池春水”。

  “看到房间的一刹那,我有点时光倒转的感觉,那床、那地面、那洗手间、都是毛坯房的感觉,条件艰苦。”初到高岭镇,简陋的居住环境让在城市中长大的高春艳多少有点不适应,但是怀揣着对贫困山区的理解与对教育事业的信念感,具有奉献精神的她还是很快地融入其中。

  在随后的支教过程中,高春艳认真观察当地学校的管理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己作为宝安区科学“名教师”的深厚沉淀,以及近十年的教学管理和德育管理的丰富经验,为当地学校送去了五个“第一”。

  1、第一次上科学实验课的学生

  到达当地的第三天,高春艳便进入了教学状态,开始担任三、四年级两个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在她来到高岭小学之前,学校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由于缺乏教师资源,学校的实验室虽已建有17年,但是从未启用过,实验仪器带着一层薄薄的灰,但几乎没有使用痕迹。她告诉记者,孩子们平日的表现十分生龙活虎,但是到了实验室却小心翼翼,这份小心翼翼让她十分心疼,也让她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山村学校不重视“科学”教育的现状。

  由于课时较少,高春艳每一周都如黄金般地珍惜自己的科学课,把早读和午读的时间都用上,理论与实验课程一个不落,带着学生认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实验。除此之外,在每周二和周五还开设了科学社团课,带领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科学实验,教学生们操作自己从宝安带去的无人机,每当月圆时,还会带领学生通过望远镜观测月球、星空,让学生们更能切身体会科学的魅力,走进浩瀚无垠的科学世界。

  2、第一次获得市级一等奖的老师

  2019年10月10日,高春艳所在的高岭镇中心小学的韦肖扬老师以“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参赛最终获得市一等奖,都安县教研员在赛后激动地点评道:这节课让她看到了都安语文教学的希望。这是高岭镇教师获得的最高奖项,而这堂课正是由高春艳一手策划指导的。

  据高春艳介绍,以往,高岭镇的教师没有参与过市里头的教育技能比赛。起初,参赛的肖老师也十分犹豫,甚至对这样的教学设计表示无法理解,但历时两个月的磨炼,在她的培训与鼓励下,肖老师以及学校的语文教师团队深刻地认识到语文课的“生活性”和“文化性”,比赛的成功也促进了老师们迅速成长。

  3、第一次上“就餐课程”的学生

  田野里长大的孩子们多了一份“肆意”,这份“肆意”也让孩子们在用餐时让饭堂变得有些“凌乱”。高春艳说,以前的午餐时间,学生们捧着饭盆在校园里晃荡,地上随处可见的饭粒、菜汤。她关注到了“用餐”这个过程的细节,因此开设了“就餐课程”,植入在深圳的德育管理经验,规范学生良好行为。

  同样,她还联动学校其他老师,改善学生广播体操入场、退场秩序,改良升旗仪式。现在整个校园变得十分有秩序,学生们的改变让她欣喜,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她始终相信,立德树人永远是教育的主题,良好的学生行为习惯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第一次走进贫困农民的家

  都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了解当地的教育痛点,在支教之余,高春艳与其他同事也一起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每逢下乡的日子,她都带上本子,记录山区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认真核实贫困户的家庭状况,对照扶贫条件,为他们讲解扶贫政策。

  有次,高春艳遇见一个阿姨,嘴唇上长了一个巨大的血管瘤。经过询问,了解到她害怕手术并且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用,高春艳立刻向她讲解国家医疗保障的相关政策,并咨询专业医生,才让阿姨认识到不能耽搁疾病并放心去治疗。了解到高岭镇五峒村教学资源匮乏后,她联络了深圳的家长和学生,倡议他们捐赠相关的书本、衣物、生活用品,为山区孩子圆读书的梦。

  5、第一次带教师和家长开展“一月读书”活动

  在深入走访山区贫困户的过程中,高春艳看了很多,思考了很多,她发现当地的留守儿童很多,家长们缺乏“带孩子”这样教育的概念,教师们缺乏主动寻求文化滋养的精神,这也间接导致了孩子们没有阅读习惯,对书本兴趣缺缺。“身为教师,我能为他们带去什么?”是她常在脑海中盘旋的问题。直接性的教育为学生们带去的改变始终有限,她认为,广西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通过改变教师从而改变更多的学生,而教师的发展不仅仅在于教育技能的提升,更加重要的是自身思想水平的提升。

  为此,她想了很多办法,通过社会力量捐赠了“读书卡”,在她所支教的学校教师中开展了“一月读书”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读书活动,高春艳亲自作为后台管理员,每天与老师们积极互动,提高教师读书的积极性。不仅开展读书活动,高春艳还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向当地教师灌输读书精神,比如,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引入书中金句,向老师们推荐优质读物,让老师们潜移默化地养成了阅读习惯。在读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们阅读了大量教育学、心理学、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对教育也有了更多的理解,更能够理解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自身肩上的使命。

  “只有老师们改变教育观念,拓宽教育视野,提高教师技能,教育才真的有希望,这就是扶贫中的‘扶智’和‘扶志’。”这次的扶贫支教经验,给高春艳带来了很深的感触,她表示,扶贫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教育观念,而这其中,支教教师就像高举着一把火,克服了生活上的困难,用力燃烧,希望点燃山区教师心中的“火把”,一起照亮都安山区教育脱贫的路。

  6、“我想影响更多的人”

  开设科学实验课、就餐课程、开展读书月……像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为了更好地记录支教工作,高春艳开设了“高春燕子老师”微信公众号,用朴实而细腻的语言与真实的镜头记录自己的支教日常、生活感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一篇标题为《回家》的推文中,她这样写道,“回家前的最后一节课,学生怎么看怎么可爱,舍不得他们了。依然记得刚刚见到他们时,一秒完成跳上桌子、踩着凳子、跳到自己座位三步曲。如今,大部分孩子会正常地走进座位,把衣服的拉链拉好,把科学学习材料整齐地放在一个文件夹里面。他们写字时会端端正正的,说话时尽量小小声,看着老师时眼睛温和。我们做老师的,有时也像一部复印机,你在讲台上如何说话做事,你的学生在下面无时不刻在模仿着。”

  逐篇点开,不难发现文章中字里行间里都是对学生、对教育事业满满的爱,这份爱让她在这条路上奋勇向前。5月13日,高春艳又将再次出发再赴都安,疫情期间,她将自己为深圳教科院录制的网课“云共享”给当地的教师资源,她表示自己非常期待见到孩子们。接下来的支教,她计划把都安的科学教师集结起来再次培训,做好教师引领工作,夯实教学基础,让高岭镇中心小学成为当地的先进教育经验,并辐射至全都安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高春艳说,希望自己能影响更多的人,让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和她一样,加入到教育扶贫的队伍中来,让山区教育早日脱贫,每一个山里的孩子都能找到走出大山的路。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