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构建创新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时间 : 2020-07-30 15:53 来源 : 深圳特区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实训室学习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业团队在高交会上介绍创业产品
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离不开高技能工匠人才的“精耕细作”,与特区经济同步成长的职业教育,在过去的40年里,与深圳经济产业紧密相连,为城市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2019年全国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深圳召开,同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双入选国家“双高”(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计划,这是深圳职业高质量发展最好的诠释。
在深圳,职业教育以质量引领,内涵发展,不断为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探路,构建形成了中高等职业教育互相衔接、专业优化、创新开放多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质量引领与特区经济产业同步成长
经济特区建立之初,与初步工业化相适应,深圳的职业教育从中等专业教育起步,与特区经济同步成长。到1989年,全市有中专学校7所、职业中学5所、技工学校1所,学生8063人。随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199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一所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深职院自创立之初,就致力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享誉中国的深圳职业教育品牌。2002年4月,由原深圳市工业学校、深圳市财经学校与深圳教育学院合并重组成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紧密结合深圳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办学,办学仅6年就成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技能工匠人才的“精耕细作”,与特区经济同步成长的职业教育,为城市培养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目前,全市有职业院校31所,在校生12.5万人。其中,中职学校17所,在校生3.9万人;技工院校11所,在校生4.1万人;高职院校3所,在校生4.5万人。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98%以上。
2018年12月,深圳技术大学正式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开创了我市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新局面。作为跟产业紧密结合的应用技术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对于专业方向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大湾区未来技术发展潮流与趋势,体现了学科融合、多学科交叉等特点。专业课程的内容也更聚焦在深圳战略信息产业、特殊产业需求上,这些专业都将成为大湾区未来所缺乏的、有大量人才需求的产业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表示,中国目前高水平职业技术学校很少,深圳技术大学更是其中少有的本科类高等院校,突破了我国高水平职业大学发展的瓶颈。可见,在经济发达的深圳创办技术大学恰逢其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出台《深圳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导向、产教融合、开放融通”的职教发展思路,聚焦国际合作、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建成2~3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职业院校,把深圳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职业教育高地,为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及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
产教融合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018年11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工程学院与全国印刷业领军企业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成立特色产业学院——裕同图文传播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长期以来,深职院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重点围绕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设置专业,在职业教育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更是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为目标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
不仅仅是深职院,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等问题,我市职业院校多措并举深化产教融合。在全国率先探索“政府出补贴、企业出场地、校企共建共享”建设模式,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建成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89个。联合行业企业建立8个以专业为支撑的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其中3个入选广东省示范职教集团建设项目,带动全市上千家知名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
鉴于德国领先的职业教育,2017年开始,深圳就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签署了有关职业教育合作的协议,涵盖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职业教育研究、合作办学等内容。近年来,深圳有多所职业院校在借鉴“双元制”职教模式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于2017年9月招收首批学生,学院以“精品化教学、小班化管理、个性化发展”为办学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工匠精神的国际化复合型技能人才。而在中职方面,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教育部首批、广东省唯一的一所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职学校,同样在积极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上进行有益探索。
目前,我市多所职业院校与华为、比亚迪、平安科技、阿里巴巴等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实施“六个共同”,即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打造师资团队、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共同开发高端认证证书、共同“走出去”,探索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双元”育人模式。
“终身学习”成为许多深圳人生活常态
深圳从产业大市向产业强市、创新型城市转变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与之相呼应的是,深圳这座在经济上持续领跑的城市,同样有着非同寻常的学习热情,“终身学习”已成为许多深圳人生活中的常态。
早在1994年,我市就立法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成人教育条例》,开启了国内成人教育地方立法之先河。2004年提出“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2013年起,市政府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多、学历层次较低现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需要,强力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创新性地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帮助在职劳动者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并推动在职劳动者提升学历和技能,把终身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规划坚持推进,探索出一条提升城市劳动者素质的新路。
如今,深圳这座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时时能学,处处能学,人人可学”的终身学习网络基本形成,打造学习型社会已成共识并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实验区各2个、广东省社区教育试验区2个,建成市级社区学院(培训学院)26个、街道社区学院(教育中心)46个。“深圳市学习型社区”创建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已建设深圳市学习型社区551个,年培训量超过378万人次。
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终身教育学习网络,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优化市民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大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统筹社会资源,办好家长学校,鼓励各类组织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力争2025年实现“学习型社区”全覆盖,为我市建设高水平世界级学习型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