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教育局主站 > 信息公开 > 专题活动 > 历史归档信息专题 > 新闻动态

南科大2名学子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

时间 : 2021-08-13 10:22 来源 : 深圳市教育局



2024年11月28日

  2021年8月4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第二批)志愿者集中培训暨出征仪式在上海举行。

  该项目在全国选派24名高校优秀青年志愿者,前往全球范围内的联合国机构开展国际志愿服务。南科大树德书院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张彤、致诚书院2017级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本科毕业生邓春丽经联合国有关机构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严格选拔,成功入选该项目,将于近日分别赴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开展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

1.png

  张彤、邓春丽表示,此次入选,得益于学校长期以来各类志愿活动的培训与历练,将会把握好这次机会,做好中国与北马其顿、塞尔维亚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展现南科大学子的良好精神面貌,树立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2.png

  2021年6月,经团中央有关部门遴选,南科大成功获批承办“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第二批)。在学校统筹安排下,南科大校团委联合学生工作部、国际合作部、研究生院、高等教育中心、语言中心等部门组织学生报名,并对志愿者的思维逻辑、岗位认知程度、语言组织和表达等能力进行了面试考察,最终推荐6名南科学子参加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参与该项目面试选拔,并为志愿者组织专题学习讲座。

3.png


一、他们的志愿故事

张彤:树德书院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

4.jpg

  “我会把握好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的锻炼机会,做好中北马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履职尽责,彰显南科学子的良好精神面貌。”

  学子档案

  2021.01.10-2021.01.24 

  在牛津大学进行大数据研究方法基础交流 

  GRADE: A

  2020.06—至今

  TRANSMAX国际口译研究中心同声传译

  GRADE: A

  实践经验:

  2019.08—2020.01

  创客教育STEAM主讲兼助教老师 社区优秀志愿者

  2020.01.03—2020.01.30

  2020麻省理工学院“独⽴活动月”深圳项目 国际优秀志愿者

  2021.05.10—2021.05.15

  ASC全球大学声超算竞赛 首席交传志愿者

  2021.03—至今

  2021麻省理工学院汉语学习助教 优秀志愿者


  

  “口译是学习英语、不断输入的过程,也是我‘追星’的过程”

  初中时,张彤受我国外交部部长王毅的影响,开始接触和了解口译。来到大学后,张彤再次接触到口译,并开始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由于与身边人的差距以及口译与自身专业的联系较少等问题,让张彤一度想要放弃。直到偶然成为ASC大赛的口译志愿者,张彤才发现,由于长期以来的专业知识积累,自己能够很快地掌握志愿服务所需的背景知识,翻译得也更加地道了。这给了张彤坚持下去的信心。

5.jpg

张彤(左一)担任2020-2021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口译志愿者

  “学校提供了许多的优质机会,正是在这些机会,让我不断成长”

  在采访中,张彤多次提到在校期间学校对她的影响。通过学校的相关平台,张彤了解到许许多多国内、国际优质志愿活动的招聘信息。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她不断提升口语交流能力、不断拓展眼界与知识面、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通过日常与外教的交流,她不断提升自己的口语交流自信。

6.jpg

  张彤(左下)担任2020 麻省理工学院

  “独立活动月”深圳项目国际教育优秀志愿者

  在个人专业的学习上,张彤认为学习计算机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但是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是她坚持的理由,她牢记计算机系王琦老师和她说过的一句话,“你可以因为不喜欢这门学科或者不喜欢这个专业的氛围而放弃一门学科,但是不要因为怕难就退缩。”

  

  “从刚开始强迫自己迈出第一步,到慢慢享受这个过程”

  大学期间,张彤参加了非常多国内、国际上的志愿服务活动,她觉得参加志愿活动很大程度地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对自身目标的确立及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让自己的性格也变得更加外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她认识了很多有趣、有能力、有思想的人,能够了解不同背景、不同处境的人的想法。

7.jpg

张彤(左二)担任2019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志愿者


  邓春丽

  致诚书院2017级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本科毕业生

8.jpg

  “此次能够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得益于学校长期以来各类志愿活动的举办和志愿服务文化的培育。希望在即将开启的志愿服务工作中能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展现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学子档案  

  毕业去向: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暑期学校交流 

  GRADE:甲等

  牛津大学基础研究方法交流  

  GRADE:A+  

  2018.2 泰晤士高等教育峰会外宾接待员

  2018.9 AP课程教师培训大会经济学助教

  2018.12 校优秀义工一等奖

  2018&2020 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9-2020 省级大创项目负责人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非常有意义、有价值”

  邓春丽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源自高中的“小蓝本”,在高中“3年6次志愿活动”的硬性要求下,邓春丽开始尝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让她备受激励和鼓舞,渐渐地她开始享受志愿活动的乐趣。

9.jpg

  邓春丽(戴眼镜)参与乡村小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

  邓春丽觉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准备、面试、培训与工作,都会对自身有一定的锻炼作用。在面试前反复练习自我介绍,搜索关于该活动的相关资料,对于面试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提前进行思考……这些过程都会促进她对事情的思考和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拓宽她的知识面。而在正式活动前的培训也能不断地提升个人技能,不同的活动、不同的工作内容,让她有不同方面技能的开发与成长。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锻炼,在奉献中成长”

  邓春丽表示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学校义工联合会对新生进行义工的知识科普与义工技能的培训对她影响很大。通过培训会她了解到学校的义工组织,了解到深圳的义工文化,于是在大一便正式注册成为一名义工。学校的邮箱会经常发布一些义工活动,义工联也会经常发布一些国内或者国际的大型会议的志愿者招募,给予了她非常多锻炼的机会。

  其次在英语交流方面,大一刚进校的邓春丽其实对自己英语能力特别不自信,特别是觉得自己的发音不标准,通过在学校内举办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峰会等大型国际会议中担任志愿者,她发现其实和外国人交流也不是很难。就是这样,一次次的活动经历极大提升了她的自信心。

10.jpg

邓春丽(左一)参与SUSTech to Global项目宣讲活动


二、志愿者服务中的南科身影

  目前,南科大共有注册义工4530名,累计服务时长85970小时。

11.png

“云端西望”支教项目中,南科学子志愿者们给留守儿童线上授课

12.jpg

千年一遇的极端强降雨给河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20届毕业生杜浥尘前往抗洪一线,用汗水在大堤上点亮“志愿之光”

13.jpg

南科大应急救援队同学为市民科普应急救援知识

14.jpg

南科学子为战“疫”医护人员子女提供“手拉手”志愿线上支教服务

15.jpg

南科学子担任社区防疫志愿者

16.jpg

南科学子在学校十周年校庆活动中提供志愿服务

17.png  南科学子走进贫困地区支教

18.jpg

南科学子在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中提供志愿服务  

  南科大现有志愿服务活动范围涵盖支教(校团委明航支教队、树仁连平支教、树仁云端西望、树德steam+社团支教等)、疫情防控、会务、接待、后勤、宣传、讲解、引导等。

  志愿者为校内外各类活动提供支持,校内如疫苗接种、核酸检测、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20-21ASC世界大学生超算比赛、校庆大会晚会、郎朗音乐会及其他校庆系列活动等,校外如高交会、国民体能赛、南山半程马拉松等。

  在深圳团市委、市义工联指导下,南科大团委成立了专门组织志愿服务的校级学生组织——义工联合会。该学生组织下已有十一个团体会员:南科大应急救援队、南科公益、致仁青协、树仁小树苗义工队、致新公益、工学院志愿者服务队、理学院志愿服务队、双创协会义工队、教职工子女志愿服务队、附属中学义工队、招生宣传协会。

  手相握,心相连,把无私奉献变成躬身实践。南科人的志愿服务,一直在路上。


内容来源:南方科技大学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