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教育局主站 > 信息公开 > 专题活动 > 历史归档信息专题 > 新闻动态

2021年度“我为孩子办实事”十大项目发布

时间 : 2021-06-03 10:13 来源 : 深圳市教育局



2024年11月28日

  晶报讯 6月1日国际儿童节,深圳为全市少年儿童送上节日礼物。深圳市文明办联合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市关爱办等单位共同发布“我为孩子办实事”十大项目,包括课后服务、儿童阅读推广、思想道德教育暑期实践活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关爱困境儿童等,涵盖了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诸多领域。

  这十大项目分别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少年儿童阅读推广行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暑期实践活动、青少年公益艺术培训、深化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青心工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大手牵小手”——“五老”宣讲活动、流动科技馆、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服务、“患病儿童”关爱行动。

  十大项目中,有提升少年儿童文明素养的项目。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暑期实践活动项目,将举办文明实践主题夏令营,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德育主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等活动,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与生活习惯,引导中小学生传承孝敬、友善、节俭、诚信等传统美德。

  也有提升少年儿童文体素养、心理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公益服务项目。如青少年公益艺术培训项目,2021年深圳市文化馆针对青少年、儿童开设30个班次,培训内容涵盖舞蹈、声乐、器乐、京剧粤剧、播音主持、美术、陶泥手工等方面。少年儿童阅读推广项目包括“阅芽计划”“三一讲读”计划、“阅读推广人下基层”公益活动三部分。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青心工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除了设立全市综合服务平台,为青少年提供7×12咨询热线服务,还将开发“互联网+心理直播室”,在每年中高考来临之际,推出减压公益直播课。

  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项目目前已在全市公办中小学全面铺开,9月将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推进。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服务时间由各学校根据情况,原则上安排正常上课日的下午放学后至18时止,进行1-2个课时的课后服务,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参加;服务内容包括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答疑辅导、购买校外社会机构课程、就近开展校外活动等;服务经费由政府保障,不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还有面向生活困难、患病儿童的帮扶关爱项目。一些特色项目如“大手牵小手”——“五老”宣讲活动,将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走进学校、社区,向青少年开展“四史”教育。

  根据近期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深圳市共有0至14岁少年儿童265万。


来源:晶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