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高质量发展,罗湖公办园“晒”规划
时间 : 2021-04-25 10:07 来源 : 深圳市教育局
2024年11月28日
2021年,是罗湖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罗湖的公办园发展从数量到质量转型的关键期。为谱写“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罗湖区教育局组织全区52所公办园提前谋划发展思路,并邀请专家下园指导。
4月21日-22日,在为期两天的“公办园三年发展规划(2021-2023年)汇报会”上,各公办园进行集中汇报。
深圳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王巍,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副局长郭天明、四级调研员陈永欢、李米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郭玉竹以及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全区幼儿园园长约160多人听取了本次汇报会。此外,一批重量级的省市学前教育专家、名园长出席并担任点评专家,共同把脉诊断、出谋划策。
52所公办幼儿园
轮番“晒出”三年发展规划
关于学前教育,罗湖提出了“办深圳最好的学前教育”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区属公办园要如何做?会上,殷刚表示区属公办园要明确作为公办园所承载的社会期待和社会责任,结合幼儿园实际,科学合理谋划,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课程和成长环境,从而逐步形成具有罗湖乃至深圳特色的幼儿园品牌、课程资源,辐射带动周边共同进步。
随后,52所公办幼儿园园长轮流上台,“晒出”自己园所的“三年发展规划”。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把幼儿园建设成为一所清新灵气、秀外慧中的优质示范幼儿园,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清秀幼儿园园长郭琼分享了打造集团化办园范式的发展思路。
教工幼儿园园长郭华则向大家介绍“人才强园、教学立园、科研固园、特色塑园”的发展策略以及“文化引领、制度规范、改革创新、专业卓越”的管理方略。
托幼中心幼儿园园长马岚聚焦幼儿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从园所发展目标、幼儿培养目标、教师发展目标三个维度建构了本园的办园目标,体现了发展规划的生命力和价值追求。
“立德树人”“精粹管理”“质量监测”“优质示范”“内涵发展”等成为“三年发展规划”中的热词,不断引导与会人员深入思考“什么是幼有善育?”“谁来做好幼有善育?”“怎样做好幼有善育?”等时代命题。
目前,深圳市的学前教育发展正在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打造学前教育最佳样态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即将出台,王巍在会上表示罗湖区公办园三年发展规划汇报会的召开恰逢其时,体现了罗湖在迈向“幼有善育”的道路努力奔跑的姿态,展现了真正的“包容”“敢闯”“敢干”的深圳精神。同时,也为民办园的园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希望今后民办园也有机会晒一晒三年规划,共同将罗湖学前教育办成深圳最好的学前教育”。
专家“把脉”
提供“庖丁解牛式”结构化剖析
为了让各公办园的三年发展规划更加科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本次活动邀请了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刘国艳、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费广洪、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华、市莲花二村幼儿园园长王微丽、市莲花北幼儿园园长史勇萍、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韩智作为点评嘉宾,让罗湖区公办园三年发展规划汇报会,成为公办园未来发展蓝图的多维展示的平台,成为园所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鉴共进的切磋平台。
专家们对各园的三年发展规划,逐一进行了指导点评,也为全区的园长们如何科学制订发展规划,进行了“庖丁解牛式”的结构化剖析。
刘华指出,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定位要准确、概念要清晰,要做好详细的自我体检,确保具体目标表达规范;要以规划为着力点、以实践为发力点,最终落脚点还是儿童,充分保障儿童自主游戏的质量。
费广洪也指出,规划的理念背景、关键概念要对其内涵作深入解释,对幼儿与教师的发展目标等抽象概念做具体勾勒和描述,课程的模式与样态描述要系统化。
刘国艳提醒大家,办园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是不一样的,办园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园所的发展规划既不是“高大上”,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本园实际问题。
史勇萍则表示园情分析应具有三只“眼睛”,即“飞鸟之眼”“蜻蜓之眼”“蚂蚁之眼”,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把幼儿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放在核心位置,提炼本园的多年沉淀和努力追求的价值。
王微丽也表示,三年发展目标要服务于办园目标,阶段目标体现递进关系,目标、措施之间具有逻辑关系,保障因素要挖掘各种影响幼儿园的因素。
韩智提出建议,幼儿园可加强数据的分析、SWOT 优劣分析要找到相应的逻辑层次、问题要对应具体措施、突破点要清晰落地。
内容来源:南方都市报、罗湖教育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