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教育局主站 > 信息公开 > 专题活动 > 历史归档信息专题 > 新闻动态

将增学位10800个!我市4所新高中建设方案出炉

时间 : 2020-07-13 14:50 来源 : 南方+



2024年11月28日

  根据《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方案(2020—2025年)》2020—2022年深圳市将建成30所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高中学位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位达6万个以上近日,深圳市第十三、十四、十五高级中学及深汕高级中学4个项目中标方案正式出炉,十五高计划于2021年建成,十三高、十四高、深汕高级中学计划于2022年建成,4所高中预计新增学位10800个

  深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项目

  项目选址: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社区,南邻广田路,北接大华路,东边为排洪渠,西面为居民区和工业园。用地面积:87085.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000平方米,新增学位:60班/3000学位,中标单位: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jpg

十三高鸟瞰效果图


  设计理念:高中校园除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是一个可以为多种行为活动发生提供可能性的场所,是一个可以让莘莘学子刻苦学习的同时,放松身心、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让芸芸学子努力为美好未来拼搏的同时,塑造独立人格的地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成长本身,对于每个人都是一场漫长的旅途。方案提出“旅途”的设计构想,不希望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每日活动仅限于教学区与生活区的两点一线,而是在学习与生活之间,打造一条充满未知与可能性的新奇“旅途”。


  深圳市第十四高级中学项目

  项目选址:坪山区坑梓街道秀沙路东侧,岭古路北侧,用地面积:65934.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000平方米,新增学位:60班/3000学位,中标单位:COAST PALISADE CONSULTING GROUP LTD(加拿大CPC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同建强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微信图片_20200713143949.jpg

十四高鸟瞰效果图


  设计理念:学校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如同精妙的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其内在逻辑规律和外在形态与其所处的大环境背景会产生一系列动态关系。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依赖于这些动态关系的平衡和进化。方案正是基于大环境背景下,对未来做出预判,从而创造出一个既符合当下、有自我适应能力,同时又有生长进化潜力、在未来可以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的“校城”生态系统。因此,设计的目标是:建造一所适应现代的、服务于未来的,位于大都会边缘的优质寄宿高中;设计的宣言是“社会生态校城主义”。


深圳市第十五高级中学(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项目

项目选址:光明区玉塘街道光侨路与长贵路交汇处东南侧,毗邻光侨雅苑保障房,用地面积:3542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9880平方米,新增学位:36班/1800学位,中标单位: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源计划建筑设计(广州)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jpg

十五高鸟瞰效果图(总体规划)


设计理念:十五高由深圳大学负责办学。方案采用书院式设计,满足开放、多元、交流、融合课程的空间需要,适应选课走班教学的改革趋势,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通过对中国人文传统精神和深圳独特地理气候巧妙结合,探索一种自然、复合多元的新型校园空间模式。设计概念来源于对中国式书院空间传统的再造,将水平展开的院落式内外交融与诗意的山水游历进行竖向叠加复合,通过简洁现代的设计语言,建构一个自在生长与自由交往的开放型微都市化校园。


深汕高级中学项目

项目选址: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东临望鹏大道,南邻深东大道,用地面积:100441.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000平方米,新增学位:60班/3000学位,中标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坊城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4.jpg

深汕高级中学鸟瞰效果图


  设计理念:项目为深汕科教走廊规划轴带的核心组成部分,由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负责办学。“未来学校”是深汕高级中学的规划与建设定位。上层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提出了“山水田园”及“共生绿都”的规划理念。未来新型学校强调与社会资源的开放、共享和相互促进。在城市到自然的过渡中,依托山水格局,形成一个对城市更共享开放、对校园更安全高效的规划功能布局。

“超常规”举措,“加速度”建设

十五高项目建设周期仅一年,十三高、十四高、深汕高级中学项目建设周期仅两年,时间紧、任务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争分夺秒,创新升级工作方式,在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快速获得项目可研批复,制定高中建设标准,开展校园建设课题研究,采用叠合“超常规”招标、评标举措,实现快速招标、定标,为高中建设按下“加速键”。

举措一:快速获得可研批复

2019年10月,编制四个高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9年12月,十五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市发改委,2020年1月获得批复同意;2020年2月底,十三高、十四高、深汕高级中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市发改委,3月获得批复同意。

举措二:制定高中建设标准

2020年3月,深圳市教育局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共同编制完成了《深圳市四所高级中学建设标准——主则》《深圳市四所高级中学建设标准——附则》,对校舍功能配置要求、投资建设标准、室内空间配置细则、校园环境配置细则等建设方面提出了标准和技术指引,为下一步快速、标准化建造夯实了基础。

举措三:开展校园建设课题研究

不仅建设速度校园,还要建设品质校园,更要思考如何建设文化校园。在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着力寻找深圳独特的校园文化,并通过设计语言、建筑语言加以构建。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设计管理中心组织开展“深圳高中校园特点及品质提升”及“从全球看本地,高中校园的现在与未来”等课题研究。

日前,设计管理中心举办圆桌沙龙,邀请与高中建设相关的管理者、校方、建筑设计师、建筑设计管理者共同探讨“高中建设如何体现深圳特色校园文化”的话题。在圆桌沙龙上,还举行《深圳高中校园文化设计指引》开题仪式。该指引的编制工作由设计管理中心主导、四所高中的设计单位配合,旨在落实关于教育类建筑与政府工程“经久、耐用、坚固,绿色、开放、包容”以及打造百年建筑精品、承载文化和传承精神等要求,从功能、结构、材料、流线、空间、工艺工法、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设计要求。

举措四:创新招标模式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根据项目工期实际,切实保障项目后续高质量高效率建设,有针对性地创新采用不同招标模式。其中,十五高项目采用带方案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公开招标模式,十三高、十四高及深汕高级中学项目采用方案设计及建筑专业初步设计完成后的EPC招标模式。十五高项目在1个月左右完成招评工作,十三高、十四高、深汕高级中学项目在2个月左右完成招标工作。4个高中项目共收到100份设计方案投标文件。

招标工作“加速度”

为应对疫情特殊时期带来的影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设计管理中心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标方式,组织“云视频”评标会,邀请境内外知名专家及使用方共同进行项目方案评审,高效确定项目的优秀中标方案。在工期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设计管理中心仍着力打造精品高中,各部门通力合作,摒弃传统的接力模式,形成“握手关系”,不留时间空隙与断档,使项目各阶段工作得以高效、有序、高质量推进。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