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58万低龄小学生昨返校
时间 : 2020-05-19 16:53 来源 : 深圳特区报
2024年11月28日
终于等到这一天!在阔别校园4个月后,5月18日,我市340所学校1-3年级约58.7万名小学生返校。与前两批返校的中小学生略有不同,昨天一早,“萌娃”返校充满乐趣,而老师和家长们也都有了种“萌萌哒”的气质。
科技防疫,机器人物联网争相上岗
根据防控要求和家长意愿,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采取错峰返校举措,18日三年级学生返校复课,其他年级相应间隔推迟2天,分别为二年级20日返校,一年级22日返校。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学校楼道里还安排了智能机器人测温,只要孩子从机器人前经过,机器人会报出姓名和体温,并将数据在后台进行记录统计。在各班教室门口,学校还贴心地准备了“无接触交作业站点”,并为每间教室备上了一个“健康包”,备有日常防疫物资。
为了提高防疫智能指数,明德实验学校也在学生返校前,将所有教室都改造成了智能物联教室,电灯、空调、投影仪等都可以在后台一键式控制,以降低风险。此外,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科创学校除了装有多台测温仪外,也在校门口装上了“洁净消毒舱”。
光明区凤凰学校校长华建明介绍,针对低龄学生特点,学校在校内外增添了多处温馨提示。校门前两条进校通道的地面上画上了“小脚印”,提醒保持排队间隔。老师们还提前在班级群分享了高年级学生返校后的上学流程照片,并制定了“课间五提醒”,包括提醒学生不随意摘取口罩,适当放松适量喝水,在规定范围内适当、适度活动,与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等。
当然,这一天最开心的还要数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们。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徐先生告诉记者,“前一晚,小朋友激动得睡不着觉。半夜1点醒来一次,4点半醒来一次,早上7点就自己爬起来了,说着‘终于等到这一天!’还担心会不会胖得连同学都不认识自己了。”
润物无声,校长老师积极传递正能量
“一米阳光,一米距离”“加油吧,少年!”“孩子们,好久不见!”“学习好、身体好、牙口好!”“春风十里不如校园有你!”……文理集团科创学校校门口,吴希福校长等25位老师们手持印有“防疫宣传语”的卡通迎接牌,夹道欢迎小学部学子归队。虽然戴着口罩,可是孩子们还是远远地就认出来,“吴校长早上好!”“张老师早上好!”……不时有孩子们向校长、老师们敬队礼致敬。
与科创学校返校日的“致敬”异曲同工,孩子们的“复学第一课”同样充满正能量。“钟南山爷爷,您是人们心中的权威和大爱,您是白衣天使,更是英雄的战士……”返校第一课上,文天祥小学二年级的陈思汀为大家讲述了《我心中的大英雄》。一天时间里,学生们学习卫生防疫一日常规,上学、放学方案以及课间指引,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们还创作了漫画版的学生防疫指南,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返校后的各项行为规范,颇受孩子们喜爱。
巩固提升,设置缓冲期衔接线上教学
复学首日,低年级学生的复学课程安排也备受家长关注。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三(11)班班主任洪悦嫦介绍,“我们将严格按照‘零起点’教学原则,做好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对线上课程进行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最近两周,学校将以‘过渡周’的方式安排教学工作,两周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龙华区民治小学办公室主任叶海容介绍,各年级教学将紧紧围绕“缓、准、融”的原则,第一周着重做好心理调适,以回顾总结“疫情大课”与线上学习收获为主。第二周针对教学衔接分别组建20人以内的“辅导专班”,以线上或线下辅导为主,实施“统一进度、分层辅导”的办法,让每一个孩子都不掉队。
明德实验学校校长鲁江介绍,该校将延续原有的教学进度,并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查缺补漏。“根据其他年级返校后的学业反馈情况来看,网课的效果大概是课堂教学的七八成,很大程度依赖学生的自觉性。”鲁江表示,学校将在下午安排多上一小时课,对各门学科进行巩固和提升。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