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教育局主站 > 信息公开 > 分类指引 > 文件通知

深圳市教育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 : 2025-01-10 15:06 来源 : 深圳市教育局

  2024年,深圳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提升教育法治水平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部署。市教育局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学习宣传,坚持思想引领,筑牢法治政府建设基础。要求全市教育系统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将法治精神融入中小学法治课程和高校法治理论教育体系,通过青少年法治教育、法治副校长普法等方式,提升学校法治教育的实效。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市教育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开展“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专题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学习领会,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抓好贯彻落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行动,不断提高教育法治的能力和水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教师培训重要内容,学习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教育工作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教师树立法治观念,依法施教。

  (三)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负责同志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法治建设纳入教育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在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市政府“局长讲法”活动上进行授课,全面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带领教育系统干部加强法治培训,实现机关干部线上学法考试等平台全员参与、人人争优,提升学校管理者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水平,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法治思维和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办学治校的管理人才,推动形成教育法治的良好局面。

  二、以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为核心,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持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完善地方教育政策体系,在与国家、省法律法规相衔接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深圳实际,运用好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作用,以法治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对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把好决策的政治关、法律关、安全关。重点谋划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和听证事项,统筹推进制定深圳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学前教育办学信息公开、中小学全市性竞赛活动管理等重大政策,严格履行公开征求意见、风险评估、专家咨询论证等程序,确保依法依规科学决策。

  (二)提升执法人员素养,完善多部门协同执法机制。组织在编在岗人员积极参加执法资格考试,组织开展执法人员专门培训,重点学习教育法律知识,增强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升教育执法专业化水平。推进“放管服”工作,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托“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执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教育系统案卷评查,分析查摆问题,严格落实整改。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校外培训规范治理,取得良好成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

  (三)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行政、执法、接访等工作过程中,积极开展法律宣教和政策解读,坚持事前预防风险、事中及时处置、事后总结经验。加强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治理,同时做好释法明理和教育引导,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复议诉讼化解行政争议的作用,积极应对诉讼纠纷,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法治途径表达诉求。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完善投诉和监督机制,广泛吸纳社会意见。

  三、以教育治理法治化规范化为依托,不断激发依法治校活力

  (一)优化学校治理水平,依法治校取得新成果。推动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已完成新一轮章程修订。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市1016所中小学(含分校区)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会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单位,联合开展“以案说法”“送法进校园”等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建设工作,我市15所学校被认定为“新一轮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1所学校被推荐参评“第一批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

  (二)加强校园普法宣传,家校社共助法治教育。深化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全市760所中小学校、110万师生参加全国中小学校“宪法晨读”活动。深圳学子获得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广东省法治素养竞赛高中组一等奖等荣誉。深圳教育微信公众号“法护少年”专栏持续推送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文章,扩大青少年法治宣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目前已推文39篇,阅读量超88万。邀请律师、民警、法治副校长等专家进校园进课堂,深化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全市教育系统不断创新普法工作,龙华区教育局与妇联、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联合推出12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大礼包”,成立“龙华区家庭教育指导共建基地”;光明区教育局公示普法责任清单,联合区司法局开展“普法强师工程”,提升教师队伍思政、法律素养,覆盖全区200多名德育主任、班主任。

  (三)推动法学教育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深圳市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落实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工作任务,依托深圳大学、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等高校,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法治人才。深圳大学法学院成功申报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立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法律与科技研究院,获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与深圳市破产署、福田区司法局等多部门开展合作。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持续面向全球引进高水平法学专家,扩大师资队伍,丰富课程多样性,并与南山、福田等区公检法机关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培养应用型涉外法治人才,服务地方法治建设。

  2024年,市教育局针对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出台规范性文件完善政策体系,加强部门协同执法和人员培训,不断丰富普法形式和内容。在本年度教育法治工作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教育法治信息化程度不够。教育治理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教育法治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已成为教育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相关信息化资源整合、知识储备、数据共享情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工作人员对于数字化工具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目前教育法治信息化应用效果不佳,制约了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教育法治实践需求。二是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不足。教育工作应聚焦服务国家大局,围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由于对法治人才实际需求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一些重点领域对专精人才的迫切需求仍难以满足,如当前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对涉外法治人才尤其是精通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法治教育实践效果。针对以上问题,市教育局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着力改进完善。

  2025年,市教育局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省、市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加快提升教育法治建设水平。一是提升依法治教数字化水平。推进教育数据共享,加强对深圳教育云资源平台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全市中小学依法治校信息平台,对法治工作进行数字化管理,开展教育培训数字化监管,提升执法人员数字素养,确保教育法治信息化应用效果最大化。二是继续支持高等法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法学人才职业技能,更好地满足深圳法治建设需要,形成专业知识结构合理、职业技能优势突出的法治人才培养特色。加大高校涉外法律、知识产权、破产等方向紧缺法治人才培养供给力度,形成较强的培养能力,促进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对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