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教育新闻 > 图片新闻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如何破题?深圳南山区的“答卷”值得一看

时间 : 2022-11-09 10:49 来源 : 深圳市教育局

  面对“超校额、超班额”“教学用地不足”等制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难题,南山区突出重围的做法,获《人民教育》报道。今天一起来看看,南山区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南山特色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进入由量变到质变发展的崭新阶段。2017年4月,教育部下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同年6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出台《关于申请认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有关工作的通知》。同年7月,深圳市南山区在广东省率先开展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近年来,南山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解决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聚合力,破难题,定点扫清发展障碍

  深圳市南山区辖区陆地面积187.5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8243人/平方公里。2021年,南山区生产总值7630亿元,连续9年稳居全省区(县)第一,综合实力连续5年位居全国百强区第一。随着区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区建设的日趋完善,全区人口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常住人口从1990年的18.53万发展到2021年的181.41万,人口密度在31年间增长879.15%,随之而来的是适龄儿童人数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南山区小一、初一入学人数分别以每年1500人、900人左右速度递增,经济与人口的高速增长导致了学位供需矛盾的日益凸显,家长对“好学校”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超校额、超班额”“教学用地不足”等问题成为优质均衡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难题,这些难题在一些老牌学校中显得尤为突出。为此,南山区采取了系统谋划、对内挖潜、向外融合等方法,合力攻克一道道难题。

  (一)破解“优质学位供给不足”难题。区政府成立南山区学位建设工作专班,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住建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各街道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及工作机制,加大协调力度,确保全区学位建设工作有力推进。编制《南山区公办义务教育和幼儿园学位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又称“新南标”),《南山区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建设项目甘特图》,推进项目按计划实施。千方百计扩大教育用地,截至2021年,全区已规划中小学用地24块,其中9块具备可建设条件,已全部纳入“十四五”期间建设,另外15块用地待城市更新贡献用地后建设。根据学区划分情况,提前研判学位需求,加大学位预警片区学校建设力度。提升南山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由深圳市统一建筑成本4000元/平方米提升到8000元/平方米。通过配建、代建、总承包等模式,加快推进新建、改扩建学校工程。

  近五年,南山区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25所,增加学位供给4万多个。南山区学位建设对区域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切实解决了片区义务教育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二)破解“超校额、超班额”难题。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做好中小衔接,整合课程和育人模式,根据南山区义务教育发展需要和学校建设规划,将部分单设小学或初中的学校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解决了超校额问题。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的“南山模式”,探索集约化与规范化、条块结合与精细管理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全区七大教育集团覆盖54%的公办学校、60%以上公办学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择校现象,平衡了集团内学校规模。对于超班额年级,通过“三线并行”平稳扩班,即一线交流沟通,召开班主任会、家长代表会,宣讲政策,解读扩班方案,消除教师、家长顾虑;二线排忧舒心,学校制定“特别心理课、团建活动、外出游学”组合方案,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移动能力”,缓解分离焦虑;三线配强师资,学校选出优秀骨干教师组成扩班师资,吸引家长主动选择到新班级就读。

  (三)破解“运动场馆、教辅用房不足”难题。区政府联合教育局、街道办、社区、文体局、建设局等相关单位共谋解决方案。一是“对内挖潜”。指导学校采取“上天入地”的增容办法,向内深挖环境潜力。如学府一小运动场馆经过“上天入地”的改造升级后,一层变三层,地下一层、二层分别用作停车场、运动场馆、功能用房;部分学校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在楼顶拓展了学生活动空间,提升了建筑合理度、利用率。二是“资源共享”。创新融合社区、学校的运动场地,实现资源共享。区教育局协同文体局、街道、社区错峰共用学校和社区的运动场地,周边社区居民在节假日可以进校进行活动锻炼;社区运动场地在上课期间提供给学生开展体育锻炼,这种资源共享互补的方式大大拓展了社区居民和学生的运动空间,实现了“双赢”。三是“对外租借”。租借距离学校10分钟可以到达的社区游泳馆、篮球场、足球场等体育场馆88945平方米、教辅用房45028平方米,解决了全区27所学校体育运动场馆或教辅用房不足的问题,确保学校活动用房、体育场馆、教辅用房指标达标。

  二、优资源,促均衡,全面实现教育公平

  多年来,南山区依据全区教育发展实际情况,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以优先发展战略为根本。南山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南山区北部片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20)》《南山区公益民办学校综合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攻坚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南山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办强义务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优先安排教育经费,近五年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公共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从2017年的55.2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77.26亿元,涨幅39.96%,约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3.85%。

  (二)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一是创新管理。统筹调配编制数量和岗位数量,2017年出台了《南山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办法》,尤其是对新建校、改扩建学校优质师资的支持,逐步缩小校际差距;破除“一聘定终身”,印发《南山区公办中小学教师职称聘后管理规定》,畅通教师晋升通道和成长平台,激发队伍活力。二是引才育才。大力引进“源头活水”,近三年招录2119名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达85.89%;建立37所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开展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精英教师共享计划、先锋计划学员挂职锻炼等多项措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规范新岗教师培养,出台《南山区教育系统新入职教师培养指导意见》,强化区校协同,落实“一校一策,一人一案”,搭建全方位培养培训平台。三是挂职交流。实施骨干教师交流计划,组织50名精英教师深入北部片区学校交流,分批组织“先锋计划”学员挂点民办学校,全区交流校长、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3.1%,其中骨干教师占比24.6%。实现全区中小学公办民办结对帮扶率达100%。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择校现象,夯实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人才基石。

  (三)以实施高质量办学为主线。南山区始终以高质量办学为目标,全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一是实施全覆盖评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参加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评估和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通过基本条件达标到内涵发展水平两轮强制性评估,促进了区域内学校持续、健康、均衡发展。二是强化监测结果应用。针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实行“三级结果反馈”机制,即第一时间报告区委、区政府,召开督导委专题会议,反馈问题,协调落实整改;召开教育局质量监测反馈会议,聘请国家质量监测中心专家解读监测报告,教科院、督导科牵头开展调研,督促整改;学校自诊自查,分析原因,精准施策。在连续五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全区学生学业成绩优异,学校间差异明显缩小,逐步实现优质均衡。三是创新评价制度。落实考试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与展示性评价相结合的“712”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制度,即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包括期末纸笔测试、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三个方面,并按7∶1∶2的比例折算分值,评定等级。“712”评价制度,促进了南山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以加强教育督导为保障。南山区重视督导工作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坚持“科学谋划、注重实效、精准督导”的工作原则,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完善督导工作机制。2014年成立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以来,目前成员单位已达40个;共有8个督学责任区,实现督学责任区全覆盖和责任督学挂牌全覆盖;二是强化教育督导作用。坚持“每月一主题”专项督导,近三年开展了“优质均衡主题”专项督导14次;坚持对标督导,比对每学年教育事业平台统计数据与优质均衡标准数据差异,提前介入,查摆原因,及时整改;坚持统筹督导,针对学校无法自行解决的“校额班额”“场馆建设”等关键问题,整合各方力量直至问题解决。三是严格执行问责制度。创建过程中,严格落实考核、讲评、通报等制度,动真碰硬、不讲情面,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实、推进不力影响创建整改成效的,严肃追责问责。

  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系,不仅是南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勇当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排头兵的必然选择。南山区合力破解难题,携手突出重围,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山特色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越艰难,不管任务多么艰巨,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继续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以更好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南山教育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