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口腔(五)

发布时间:2021-06-16 09:44:25     来源:深圳市教育局

  2人群口腔保健

  2.1妊娠期女性口腔预防保健

  

  母体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胎儿阶段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将对个体出生后的健康状况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心理健康状态、营养摄入、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对胎儿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在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健康监测与保健指导中,应包含口腔健康的内容,并在妊娠各期有侧重地对孕妇进行口腔保健与指导,其主要内容有:

  (1)营养指导

  营养合理与膳食平衡是孕期母体健康及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对胎儿的乳牙胚发育、矿化形成非常重要,对乳牙萌出后的抗龋能力影响很大。尤其在妊娠早、中期,足够的蛋白质,适量的钙、磷、氟、维生素A、维生素D等的摄入对乳牙的形成、矿化非常有利,能为小儿出生后牙齿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定期口腔检査

  口腔是人体营养摄入的重要器官,口腔疾病可以影响咀嚼和吞咽,从而妨碍营养的摄入、消化和吸收。妊娠期妇女出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容易犮生龋病与牙龈炎,所以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定期的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妊娠期的口腔检査与治疗可以使母体全身健康不受口腔疾病影响,保障营养摄入及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3)口腔清洁措施指导

  妊娠期的母体处于一种特殊环境,如内分泌变化、摄食次数与摄食量增多、生活规律性改变等,会放松实施口腔卫生措施,通常口腔卫生较差。应在这个期间对孕妇加强口腔卫生措施指导,如餐后漱口、早晚刷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选择适当的口腔卫生用品等。让孕妇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为以后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起表率作用。

  (4)口腔卫生宣教

  在对妊娠期妇女的健康知识宣教中应包括口腔健康内容。让孕妇了解儿童乳牙的生长、发育、矿化及萌出情况,常见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方法,不同年龄时期儿童口腔护理知识等,让儿童出生后就能得到适当的口腔护理,受益终生。

  2.2儿童期口腔预防保健


  


  人的一生拥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人们要想获得一副洁白、整齐、功能完好的健康牙齿,就要从儿童口腔保健开始。儿童龋病的预防重点应放在促进儿童牙齿良好的生长、矿化,给予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等方面。

  (一)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1.在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

  2.注意喂养方式和代乳品选择。

  3.限制儿童进食含糖食物的数量和次数。

  4.合理安排儿童食物结构

  (二)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采用适当的口腔卫生措施,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餐后漱口、早晚刷牙及正确刷牙等。0-1岁的婴儿应由家长用消毒纱布或棉球擦洗口腔和牙齿,每晚至少一次。1-2岁幼儿应由家长用指套式牙刷或幼儿牙刷帮助刷牙,每晚一次。3岁以前主要由大人帮助刷牙,但要培养孩子的刷牙兴趣。3岁以后的孩子自己早晚刷牙、餐后用清水漱口。

  (三)全身用氟或局部用氟

  学龄期儿童除需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外,生活在低氟区的儿童可以采用全身用氟或局部用氟的方法,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

  (四)窝沟封闭

  当儿童的第一恒磨牙萌出后,可以由专业人员对较深的窝沟进行窝沟封闭,达到预防龋病的效果。

  (五)定期对儿童口腔进行检查

  定期对儿童口腔健康检查也是预防保健的主要环节。幼儿在满一周岁后便应该每半年检查一次,通过检查可了解牙齿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早期龋坏牙和其他口腔疾病,并及时治疗,同时牙医还能针对儿童个体状况为家长提供口腔健康指导。

  2.3成年人口腔预防保健


  


  口腔组织像身体其他部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成年人常见口腔疾病较多,如龋齿、牙周病、牙本质过敏等。

  (1)龋齿

  中年人龋齿的治疗不同于青年人,预防方法主要是认真刷牙,应用牙线或牙签去除邻面的菌斑软垢,定期去医院检查牙齿。

  (2)牙周病

  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牙周病发生的重要保障,同时还应注意多吃含纤维的蔬菜并充分咀嚼,最好能每年去医院做一次全口洁治,牙周病已发展成晚期者,也应采取相应的治疗,尽量保留患牙。

  (3)牙本质过敏

  牙本质过敏的症状是当吃冷、热、甜、酸的食物以及触及硬物或刷牙时,牙齿有酸痛的感觉,当刺激除去后,酸痛就会消失。目前治疗牙本质过敏的方法很多,发生在牙颈部的牙本质过敏,如果是因刷牙引起的,就应改变刷牙方式。牙本质过敏较为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2.4老年人口腔预防保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缺牙人数与缺失牙数均增多,多与龋病和牙周病有关。当缺牙占牙齿四分之一时,就会严重影响咀嚼功能,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缺齿是老年人口腔情况突出的特点。老年人口腔健康目标是至少应保持20颗功能牙,维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状态。老年人是社区保健的重点人群,应由经过口腔保健培训的卫生保健人员,针对老年人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口腔保健活动,包括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口腔卫生指导、定期口腔检查、供应口腔保健用品、适当安排治疗与功能康复等。

  老年人要坚持早晚用温开水刷牙,特别是晚上临睡前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最好办法。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齿对龋病的抵抗力。漱口比刷牙要更勤,一日三餐及吃过食物之后都应用清水漱口,以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佩戴义齿的老人更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晚上应把义齿取下用牙膏洗刷干净后,放在冷开水里。

  老年人应该每隔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牙齿、牙周组织病变及口腔癌前病变,以便及时治疗。有烟酒嗜好者更应注意,因为烟酒更有可能诱发口腔癌。残根或残冠已腐蚀严重,难以治疗的应及早拔除,缺失牙齿应及时镶牙,以便及早恢复咀嚼功能。预防牙周炎除了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外,还应定期洁治牙石。